面板买电电视大科屏幕普看前必视之
导读:经常看到什么LCD、电视大科电视LED、屏幕普买OLED、面板ULED、电视大科电视QLED、屏幕普买SLED、面板GLED……之类的电视大科电视名词,花里胡哨。屏幕普买别看那么多名词,面板但从显示技术角度看,电视大科电视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屏幕普买电视机其实就两种: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
虽然智能手机、面板平板电脑等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看剧的电视大科电视必备神器,但是屏幕普买在家里,真真的面板还是躺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更舒服。所以IT之家小编汐元寻思着最近买一台电视机。

可是,当汐元逛商场的时候,经常看到什么LCD、LED、OLED、ULED、QLED、SLED、GLED……之类的名词,花里胡哨。

今天,汐元不妨就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些什么什么ED的名词都是怎么一回事,希望大家在能够理性认识,不要被销售各种天花乱坠的说法圈进去。

首先,最重要的话说在前面:
别看那么多名词,但从显示技术角度看,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电视机其实就两种: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
一、液晶屏(LCD)
1、LCD原理
我们先说液晶电视,经常逛IT之家的小伙伴对这个应该不陌生,它的英文名字叫Liquid Crystal Display,也就是LCD。
LCD是一类屏幕的合称,具体可以分好多种。细说之前,汐元不妨先带大家复习一下LCD屏幕的原理,以常见的TFT-LCD为例。
我们经常说LCD屏幕是需要背光的,背光的光源发出的白色光线,首先经过几道膜,让光线有方向、柔和均匀。

接着,光线通过第一道垂直偏光片,变成垂直方向的偏振光,然后进入液晶层。

进入液晶层后,光线会随着液晶分子的扭曲方向而改变方向,如果液晶分子朝着水平方向扭曲,垂直偏振光穿过液晶层就会变成水平偏振光。

然后水平偏振光能够顺利通过第二道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就成了我们看到的白光。
如果出来的是垂直偏振光,那它就无法通过第二道水平的偏振片,就会显示黑色。

控制偏振光方向的方法是在液晶层两边加入电极层,通过电场力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方向,从而控制偏振光的方向。

至于让屏幕显示不同的色彩,就是在液晶层和第二道偏振片之间加入一个彩色滤光片。光线透过它,会被滤成无数红、绿、蓝三原色的光束。
每一个红绿蓝的组合就成为一个像素点,通过控制红绿蓝三种光线各自强弱,就可以混合成丰富的色彩啦。

怎么控制红绿蓝光线各自的强弱呢?
其实是在电极层上加入了一层TFT薄膜基板,TFT基板上的每个子像素上都有一个晶体管,可以调节光线的亮度,这些子像素又和滤光片上的红绿蓝子像素一一对应,这样就可以调节不同子像素的亮度,最终形成不同颜色的像素点。

这些像素点进而构成绚丽的画面。
2、LCD液晶屏的不同种类
LCD电视按照背光光源来看,比较早的叫做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这种背光构造类似于日光灯,但因为色域范围较差、功耗大、体积大等原因,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了。

早年我们说的LCD电视其实就是CCFL,只是当时电视厂商可能是出于简单考虑,统一说成LCD电视,客观上有点混淆概念的意思。
取代CCFL的,是现在我们常见的LED。LED背光就是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相比CCFL,LED光源具有更好的色域,寿命更长,亮度调整范围大,且更均匀,功耗也更小,总之就是各种优势。


目前市场上Mini-LED主要用在显示器和高端笔记本上,比较贵,电视产品其实还很少。


VA软屏最早是由富士通的一项技术开始的,本质上是对液晶分子垂直排列配向上的改良,来改善可视角度,后来经过各家的升级迭代,形成了VA软屏的系列。
VA软屏的特点是用手轻按屏幕表面会出现水纹,优势就是色彩表现丰富,透光率很高,不足时响应速度有些慢。
IPS硬屏主要是将液晶分子由原来的垂直排列改成了水平排列,加上在屏面上加入了硬度较高的树脂膜,所以按压的时候基本没有水纹现象。

IPS硬屏的优势是响应速度更快,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更精确,不足是透光率稍弱,需要更亮的光源,所以可能会遇到屏幕漏光的问题。
要注意的是,所谓硬屏和软屏并非只有IPS和VA这两种,只是这俩目前在电视上是主流的。而且硬屏和软屏只是在工艺上有一定区别,性能上技术发展到现在,其实已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如果有推销员跟你说,硬屏就是比软屏好,或者软屏就是硬屏好,别听他忽悠。
当然,分区控光也不是海信独有的技术,很多其他电视也有。

ULED其实是分区控光+其他一系列图像增强、优化技术的融合,例如对画面亮度、色彩等参数进行优化、还有背光扫描技术,改善画面拖尾和抖动等。这系列技术实现的效果,成为ULED。
SLED是康佳与LG Display联合基于IPS硬屏设计的,“S”的意思是Slim(超薄)和Swinging(炫彩),也就是主打超薄和绚丽画面。

GLED是创维研发的LED电视技术,全称是Geek LED,又叫极客互联网电视,采用了WRGB(白、红、绿、蓝)4色4K+技术,结合创维自己的图像处理引擎,让画质大幅提升。

其实所谓的ULED、SLED、GLED本质都还是液晶电视,是电视厂商们为了营销而自己造的词,不是什么新技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LED电视的基础上将背光、图像增强等技术进行革新,本身并不容易,需要很大的研发投入和付出很多努力,实际产品也非常出色。但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不要被名词迷惑,误以为是电视领域最先进、前沿的科技。
可能IT之家小伙伴们会问,那“QLED”呢?
其实,现阶段的QLED电视本质上真正的名字应该叫QD-LCD,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们其实都是液晶电视。

QD-LCD只是在液晶电视的背光源上加了一层量子点薄膜,用量子点技术来取代蓝光LED光学封装材料中的黄色萤光粉,从而让画质的色彩还原、色域、可视角度更上一层楼。

▲图自:央视《走近科学》
所以现阶段当你在市场上看到所谓QLED电视时,千万别以为就是那传说中的革命性技术,然后买回家一看发现还是液晶电视,那就尴尬了。
当然,营销归营销,现阶段的优秀的QD-LCD电视,确实在各方面表现都是比较顶尖的,不然价格也不会那么贵了。

真正的QLED电视还在实验室阶段,距离量产、商业化还早着呢。
二、OLED
OLED相信IT之家小伙伴们都很熟悉了,它和上面的液晶电视不是一类,全称叫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前面我们介绍LCD原理的时候,很复杂,从背光到显示到经过好多步骤,而OLED就简单了,它不需要背光,只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这也是OLED的关键特性:自发光。

OLED有两个技术方向,一个是无源驱动的PMOLED,单纯以阴极、阳极构成矩阵状,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
另一个是AMOLED,每个像素配备带有开关的TFT(薄膜晶体管)。我们智能手机、电视屏幕用的基本都是AMOLED面板。

由于每个每个像素都可以打开关闭,关闭的时候就是黑色,所以OLED的电视显示黑色会非常纯净。
因为OLED的自发光特性,不需要背光模组,所以OLED电视常常可做得很薄,还可以做成弯曲的,甚至柔性的,并且OLED在色彩表现、可视角度、刷新率、响应速度等方面都有先天优势。

因为这些优势,所以目前OLED电视仍然被市场十分看好,较好的OLED电视,价格也非常贵。
三、真正的QLED和Micro-LED
最后汐元说说两个属于未来的技术:真正的QLED和Micro-LED
前面我们说到QLED,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量子点电视。刚才说到,现阶段所谓的QLED其实本质上也是液晶电视,“QLED”更多只是厂商们拿出来营销包装的词汇。
那么真正的量子点技术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量子点就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的半导体纳米晶体,通常粒径小于10纳米,这些量子点受到光或者电的刺激,就会发出有色光线,颜色非常纯净。

▲图自:央视《走近科学》
而至于发出的是什么颜色,取决于量子点的材料和形状。
量子点电视有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两种,前面说的QD-LCD是光致发光,还是需要背光源的。
真正的QLED是电致发光,基本的技术路线是将量子点材料本身作为二极管的发光材料来实现图像显示,结构与OLED很像,只是QLED的发光中心由量子点物质构成。
未来真正的QLED用到电视上,那就真的是革命性了,它无论是在画质表现,还是在能耗、寿命方面,基本都是接近于“完美状态”的。
还有一个属于未来的技术,是Micro-LED,它相当于前面说的Mini-LED的进阶版,但已经发生了质变。
Micro-LED就是无数非常微小的LED灯通过半导体技术集成到半导体芯片上,让每个Micro-LED灯扮演一个像素,可单独驱动点亮,像素点距离在微米量级。

这意味着,Micro-LED也具有自发光的特性,也很像OLED,如果能够研发成功,Micro-LED电视将在功耗、亮度、解析度、色彩纯净度、色域等方面有极大的进步,甚至很多方面比OLED更出色。
当然,目前Micro-LED技术也还没有成熟,市场上暂时买不到。
说到这里,汐元要给大家解释的就差不多了。
最后用一张图梳理一下:

总的来说,尽管目前市场上关于显示技术的这些名词,有不少营销、甚至误导宣传的成分,但技术发展到今天,电视产品在显示方面的整体素质还是很不错的。
坊间有句老话,买电视就是买屏幕,虽然片面,但也体现了屏幕的重要。现阶段,液晶电视仍是主流,也是大家实际购买时可以重点考虑的类型。
正如前文所说,国产品牌中ULED、SLED等,综合素质都不错,覆盖的价位从千元到万元都有,预算不足的同学可以从中选择平价的机型。
量子点电视方面,万元以下也有一些不错的机型,预算稍微充足一些的建议入手。
如果你不差钱,很土豪,那么高端的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除了面板,买电视的时候其实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IT之家后续也会对其他方面的参数进行解读,敬请期待。
虽然智能手机、面板平板电脑等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看剧的电视大科电视必备神器,但是屏幕普买在家里,真真的面板还是躺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更舒服。所以IT之家小编汐元寻思着最近买一台电视机。

可是,当汐元逛商场的时候,经常看到什么LCD、LED、OLED、ULED、QLED、SLED、GLED……之类的名词,花里胡哨。

今天,汐元不妨就简单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些什么什么ED的名词都是怎么一回事,希望大家在能够理性认识,不要被销售各种天花乱坠的说法圈进去。

首先,最重要的话说在前面:
别看那么多名词,但从显示技术角度看,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电视机其实就两种: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
一、液晶屏(LCD)
1、LCD原理
我们先说液晶电视,经常逛IT之家的小伙伴对这个应该不陌生,它的英文名字叫Liquid Crystal Display,也就是LCD。
LCD是一类屏幕的合称,具体可以分好多种。细说之前,汐元不妨先带大家复习一下LCD屏幕的原理,以常见的TFT-LCD为例。
我们经常说LCD屏幕是需要背光的,背光的光源发出的白色光线,首先经过几道膜,让光线有方向、柔和均匀。

接着,光线通过第一道垂直偏光片,变成垂直方向的偏振光,然后进入液晶层。

进入液晶层后,光线会随着液晶分子的扭曲方向而改变方向,如果液晶分子朝着水平方向扭曲,垂直偏振光穿过液晶层就会变成水平偏振光。

然后水平偏振光能够顺利通过第二道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就成了我们看到的白光。
如果出来的是垂直偏振光,那它就无法通过第二道水平的偏振片,就会显示黑色。

控制偏振光方向的方法是在液晶层两边加入电极层,通过电场力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方向,从而控制偏振光的方向。

至于让屏幕显示不同的色彩,就是在液晶层和第二道偏振片之间加入一个彩色滤光片。光线透过它,会被滤成无数红、绿、蓝三原色的光束。
每一个红绿蓝的组合就成为一个像素点,通过控制红绿蓝三种光线各自强弱,就可以混合成丰富的色彩啦。

怎么控制红绿蓝光线各自的强弱呢?
其实是在电极层上加入了一层TFT薄膜基板,TFT基板上的每个子像素上都有一个晶体管,可以调节光线的亮度,这些子像素又和滤光片上的红绿蓝子像素一一对应,这样就可以调节不同子像素的亮度,最终形成不同颜色的像素点。

这些像素点进而构成绚丽的画面。
2、LCD液晶屏的不同种类
- CCFL和LED屏
LCD电视按照背光光源来看,比较早的叫做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这种背光构造类似于日光灯,但因为色域范围较差、功耗大、体积大等原因,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了。

早年我们说的LCD电视其实就是CCFL,只是当时电视厂商可能是出于简单考虑,统一说成LCD电视,客观上有点混淆概念的意思。
取代CCFL的,是现在我们常见的LED。LED背光就是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相比CCFL,LED光源具有更好的色域,寿命更长,亮度调整范围大,且更均匀,功耗也更小,总之就是各种优势。

- Mini-LED

目前市场上Mini-LED主要用在显示器和高端笔记本上,比较贵,电视产品其实还很少。
- 硬屏和软屏


VA软屏最早是由富士通的一项技术开始的,本质上是对液晶分子垂直排列配向上的改良,来改善可视角度,后来经过各家的升级迭代,形成了VA软屏的系列。
VA软屏的特点是用手轻按屏幕表面会出现水纹,优势就是色彩表现丰富,透光率很高,不足时响应速度有些慢。
IPS硬屏主要是将液晶分子由原来的垂直排列改成了水平排列,加上在屏面上加入了硬度较高的树脂膜,所以按压的时候基本没有水纹现象。

IPS硬屏的优势是响应速度更快,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更精确,不足是透光率稍弱,需要更亮的光源,所以可能会遇到屏幕漏光的问题。
要注意的是,所谓硬屏和软屏并非只有IPS和VA这两种,只是这俩目前在电视上是主流的。而且硬屏和软屏只是在工艺上有一定区别,性能上技术发展到现在,其实已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如果有推销员跟你说,硬屏就是比软屏好,或者软屏就是硬屏好,别听他忽悠。
- ULED、“QLED”、SLED、GLED……
当然,分区控光也不是海信独有的技术,很多其他电视也有。

ULED其实是分区控光+其他一系列图像增强、优化技术的融合,例如对画面亮度、色彩等参数进行优化、还有背光扫描技术,改善画面拖尾和抖动等。这系列技术实现的效果,成为ULED。
SLED是康佳与LG Display联合基于IPS硬屏设计的,“S”的意思是Slim(超薄)和Swinging(炫彩),也就是主打超薄和绚丽画面。

GLED是创维研发的LED电视技术,全称是Geek LED,又叫极客互联网电视,采用了WRGB(白、红、绿、蓝)4色4K+技术,结合创维自己的图像处理引擎,让画质大幅提升。

其实所谓的ULED、SLED、GLED本质都还是液晶电视,是电视厂商们为了营销而自己造的词,不是什么新技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LED电视的基础上将背光、图像增强等技术进行革新,本身并不容易,需要很大的研发投入和付出很多努力,实际产品也非常出色。但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不要被名词迷惑,误以为是电视领域最先进、前沿的科技。
可能IT之家小伙伴们会问,那“QLED”呢?
其实,现阶段的QLED电视本质上真正的名字应该叫QD-LCD,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们其实都是液晶电视。

QD-LCD只是在液晶电视的背光源上加了一层量子点薄膜,用量子点技术来取代蓝光LED光学封装材料中的黄色萤光粉,从而让画质的色彩还原、色域、可视角度更上一层楼。

▲图自:央视《走近科学》
所以现阶段当你在市场上看到所谓QLED电视时,千万别以为就是那传说中的革命性技术,然后买回家一看发现还是液晶电视,那就尴尬了。
当然,营销归营销,现阶段的优秀的QD-LCD电视,确实在各方面表现都是比较顶尖的,不然价格也不会那么贵了。

真正的QLED电视还在实验室阶段,距离量产、商业化还早着呢。
二、OLED
OLED相信IT之家小伙伴们都很熟悉了,它和上面的液晶电视不是一类,全称叫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前面我们介绍LCD原理的时候,很复杂,从背光到显示到经过好多步骤,而OLED就简单了,它不需要背光,只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这也是OLED的关键特性:自发光。

OLED有两个技术方向,一个是无源驱动的PMOLED,单纯以阴极、阳极构成矩阵状,以扫描方式点亮阵列中的像素。
另一个是AMOLED,每个像素配备带有开关的TFT(薄膜晶体管)。我们智能手机、电视屏幕用的基本都是AMOLED面板。

由于每个每个像素都可以打开关闭,关闭的时候就是黑色,所以OLED的电视显示黑色会非常纯净。
因为OLED的自发光特性,不需要背光模组,所以OLED电视常常可做得很薄,还可以做成弯曲的,甚至柔性的,并且OLED在色彩表现、可视角度、刷新率、响应速度等方面都有先天优势。

因为这些优势,所以目前OLED电视仍然被市场十分看好,较好的OLED电视,价格也非常贵。
三、真正的QLED和Micro-LED
最后汐元说说两个属于未来的技术:真正的QLED和Micro-LED
前面我们说到QLED,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量子点电视。刚才说到,现阶段所谓的QLED其实本质上也是液晶电视,“QLED”更多只是厂商们拿出来营销包装的词汇。
那么真正的量子点技术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量子点就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的半导体纳米晶体,通常粒径小于10纳米,这些量子点受到光或者电的刺激,就会发出有色光线,颜色非常纯净。

▲图自:央视《走近科学》
而至于发出的是什么颜色,取决于量子点的材料和形状。
量子点电视有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两种,前面说的QD-LCD是光致发光,还是需要背光源的。
真正的QLED是电致发光,基本的技术路线是将量子点材料本身作为二极管的发光材料来实现图像显示,结构与OLED很像,只是QLED的发光中心由量子点物质构成。
未来真正的QLED用到电视上,那就真的是革命性了,它无论是在画质表现,还是在能耗、寿命方面,基本都是接近于“完美状态”的。
还有一个属于未来的技术,是Micro-LED,它相当于前面说的Mini-LED的进阶版,但已经发生了质变。
Micro-LED就是无数非常微小的LED灯通过半导体技术集成到半导体芯片上,让每个Micro-LED灯扮演一个像素,可单独驱动点亮,像素点距离在微米量级。

这意味着,Micro-LED也具有自发光的特性,也很像OLED,如果能够研发成功,Micro-LED电视将在功耗、亮度、解析度、色彩纯净度、色域等方面有极大的进步,甚至很多方面比OLED更出色。
当然,目前Micro-LED技术也还没有成熟,市场上暂时买不到。
说到这里,汐元要给大家解释的就差不多了。
最后用一张图梳理一下:

总的来说,尽管目前市场上关于显示技术的这些名词,有不少营销、甚至误导宣传的成分,但技术发展到今天,电视产品在显示方面的整体素质还是很不错的。
坊间有句老话,买电视就是买屏幕,虽然片面,但也体现了屏幕的重要。现阶段,液晶电视仍是主流,也是大家实际购买时可以重点考虑的类型。
正如前文所说,国产品牌中ULED、SLED等,综合素质都不错,覆盖的价位从千元到万元都有,预算不足的同学可以从中选择平价的机型。
量子点电视方面,万元以下也有一些不错的机型,预算稍微充足一些的建议入手。
如果你不差钱,很土豪,那么高端的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除了面板,买电视的时候其实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IT之家后续也会对其他方面的参数进行解读,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行业洞察)
推荐文章
-
又到一年开学季,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近日,全椒县六镇镇组织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 ...[详细]
-
日前,宿州高新区“召开政银企”对接会,重点推广“皖质贷”融资增信业务,吸引10余家金融机构及园区10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会上,园区相关部门详细介绍了“皖质贷”贷款对象、贷款条件、办理流程等相关内容;各 ...[详细]
-
刚刚上任,Intel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就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在AI硬件领域跟NVIDIA一较高下。据报道,在27日提交的年报中,陈立武表示:“我们无疑须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服 ...[详细]
-
葡口推出“超级490”双柚汁,用质价比把双柚汁品类重做一遍!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28发布时间:2025/3/28 9:15:00 葡口主推产品大果肉果汁全面升级,引发行业强烈关注。而今葡口又有大动作,洞察双柚汁品类前景,提出“超级4 ...[详细]
-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行业联席会议二届三次会议成功举办,合作共赢成行业趋势
2019年3月28日,第三届华北制冷展在石家庄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二十多个省、市级协会、学会和企业代表齐聚石家庄。下午四点,在河北省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会议室,成功召开了全国暖通空调制冷行业联席会议二 ...[详细]
-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22发布时间:2025/3/28 15:39:36 在健康饮品泛滥的今天,“天然”二字早已被过度消费。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标签,而是可追溯的纯净、可量化的稀 ...[详细]
-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22发布时间:2025/3/28 15:39:36 在健康饮品泛滥的今天,“天然”二字早已被过度消费。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标签,而是可追溯的纯净、可量化的稀 ...[详细]
-
宿松县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 打好监督“组合拳” 宿松新闻网
宿松融媒讯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对“关键少数”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运行、责任落实、廉洁自律等情况,打好常态提醒、日常监督、教育警示的“组合拳”,督促“关键少 ...[详细]
-
2015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最近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称,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67.1厘米,成年女性是155.8厘米,平均体重分别为66.2公斤和57.3公斤, ...[详细]
-
去年索尼State of Play发布会上公布的《羊蹄山之魂》可谓惊艳全场。在《对马岛之魂》大获成功后,Sucker Punch工作室推出新作完全在情理之中。去年游戏首曝时开发团队就表示计划在2025 ...[详细]